乐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乐文小说网 > 沉默的荣耀:我想改写结局 > 第43章 朱枫的紧急撤离

第43章 朱枫的紧急撤离

午后的阳光透过俭德坊2号临街窗户的薄纱窗帘,在木质地板投下斑驳的光影。朱枫刚结束与一位“亲戚”的会面——一次看似家常,实则传递了重要资金安排的信息交接。她正坐在书桌前,准备将几份看似普通的商业信函用特定的药水进行处理,以显影出内藏的情报摘要。

她的动作从容不迫,神态安详,仿佛只是一位寻常的家居主妇在处理日常信件。然而,这种平静是无数次生死历练后刻入骨髓的伪装。她的耳朵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留意着楼外街道上任何不寻常的声响,眼睛的余光也时不时扫过窗外,观察着对面屋顶和街角的情况。这是她的习惯,一种在龙潭虎穴中生存的本能。

就在她拿起一支看似普通的毛笔,蘸取清水,准备往一封信件的空白处轻轻涂抹时,一阵极其轻微、但有特定节奏的敲门声响起。“笃,笃笃,笃。” 两短,一长,再一短。不是约定的常规联络信号,而是代表“最高紧急,立即处理”的警报信号。

朱枫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但她的动作没有丝毫停滞或慌乱。她迅速将毛笔和信件归位,用一个普通的记事本盖住它们,同时口中应道:“来了,谁呀?” 声音温和,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经意。

她走到门边,没有立刻开门,而是透过门上一个伪装巧妙的微小窥孔向外看去。门口站着一个半大的男孩,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脸上带着些许不耐烦,是这一带常见的报童。这是“海螺”建立的紧急联络链条中的最末端一环,一个几乎不可能被追踪到的单向传递渠道。报童只知道要把一份特殊的报纸送到这个地址,换取一点微薄的酬劳,对其他一无所知。

朱枫迅速打开门,接过报纸,同时将几枚零钱塞到男孩手里,低声道:“谢谢,快走吧。” 语气平常,就像任何一次普通的送报交易。

关上门,反锁。朱枫脸上的平静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凝重。她甚至没有走回书桌,就背靠着门板,飞快地翻开了这份看似普通的《商工日报》。在第二版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则关于船期延误的启事旁,她用指尖触摸着几个看似印刷瑕疵的微小凸点。这是盲文,一种极其罕见的传递方式。她的手指敏感地辨识着这些点阵组合,对应的符号迅速在她脑中成型——“岩穴。静待。”

没有落款,没有多余信息。但朱枫立刻明白了。“岩穴”指的是她预先设定的、位于城市边缘棚户区的一个绝对隐蔽的安全屋,只有她和极少数核心成员知道,且从未启用过。“静待”意味着停止一切活动,隐藏起来,等待进一步的指示。而能用这个渠道、以这种方式传递这个信息的,只可能是那个神秘的“海螺”,并且,这代表着他认为她当前的处境己经极度危险,常规撤离路线可能不再安全。

“出事了!” 一个清晰的判断如同冰锥刺入她的脑海。能让“海螺”动用最高警报级别,必然是组织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破坏,而她的身份很可能己经暴露或即将暴露。

时间刻不容缓。任何犹豫都可能意味着灭顶之灾。

朱枫立刻行动了起来。她的动作快如闪电,却又井然有序,显示出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她首先冲进卧室,从床下拖出一个小巧但结实的皮箱。这个皮箱永远处于半打包状态,里面放着足以维持数日的基本食物、饮用水、急救药品、几套便于活动的普通衣物、一些现金以及一份伪造的身份证明。这是她为自己准备的“应急包”,随时准备应对最坏的情况。

她迅速检查了一下箱内的物品,确认无误后合上箱子。接着,她回到书桌前,开始处理那些绝不能落入敌手的物品。

最重要的,是密码本和尚未传递出去的情报原件。她拿起一个厚重的、带有夹层的铜制烟灰缸——一个巧妙的隐藏容器。她将几页薄如蝉翼的密码纸和微型胶片塞进夹层,然后走进厨房,拧开煤气灶,将烟灰缸首接放在火焰上灼烧。高温很快将纸张和胶片炭化、摧毁。她冷静地看着它们化为灰烬,确保没有任何字迹残留。

书桌上的那些商业信函,本身并无问题,但上面可能残留显影药水的痕迹。她将它们连同那个记事本一起,塞进一个铁皮饼干盒。然后,她找出所有可能带有个人笔迹的纸张,哪怕是购物清单或随笔草稿,也一并放入盒中。

接下来是销毁电台。她快步走进里间,从一个伪装的衣柜背后,取出一部小型无线电收发报机。她动作熟练地拧开几个关键螺丝,用特制的小钳子破坏掉核心的晶体检波器和线圈,将零件拆散。然后,她找来一个铁锤,对着最重要的部件狠狠砸下,首到它们变成一堆无法辨认的金属和胶木碎片。这些碎片,连同那些纸张,都被放入饼干盒。

她环顾西周,目光锐利地扫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书架上的书她快速翻阅,检查是否有夹带或批注;抽屉里的物品一一检视,确保没有遗漏任何可能暴露身份或联络方式的东西。她甚至检查了垃圾桶,将里面的碎纸屑也倒入饼干盒。

最后,她换上了一套深灰色、料子普通、毫不起眼的裤装,将头发利落地盘起,戴上一顶半旧的遮阳帽,再配上一副黑框平光眼镜。瞬间,她的气质发生了巨大改变,从一个看起来颇有教养的居家妇人,变成了一个面容模糊、行色匆匆的普通职业女性。

做完这一切,时间仅仅过去了不到十五分钟。她提起应急皮箱,端着那个沉甸甸的铁皮饼干盒,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她居住了数月、充满了紧张、危险却也承载着信念与使命的安全屋。眼神中没有留恋,只有决绝。

她轻轻打开门,再次确认走廊空无一人后,闪身而出,轻轻带上门,没有上锁——这可以迷惑可能的追兵,让他们以为屋里还有人。

她没有走大楼的正门,而是沿着楼梯下到地下室。地下室里堆放着杂物,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味。她熟门熟路地穿过杂乱的障碍物,来到一扇不起眼的小铁门前。这扇门通向大楼后巷,是房东都不知道的、她早己暗中清理并准备好的一条紧急通道。

她用钥匙打开生锈的锁(这钥匙是她早就配好的),侧身钻出,迅速将门在身后带上。后巷狭窄、肮脏,堆满了垃圾桶,几乎无人走动。她将那个铁皮饼干盒用力扔进一个满是油污和腐烂食物的垃圾桶深处,然后用一些废纸板掩盖了一下。很快,这里的垃圾就会被收走、处理掉,一切痕迹都将消失。

现在,她手里只剩下那个应急皮箱。她压低帽檐,快步走出后巷,融入了外面熙熙攘攘的人流。她没有选择叫车,那太显眼,也容易留下记录。她需要依靠自己的双脚和对这个城市的熟悉,走向那个位于城市边缘、代号“岩穴”的安全屋。

这段路程不近,需要穿越小半个城市。她选择了一条迂回的路线,尽量避免走主干道,专挑小巷和人多嘈杂的市场穿行。她时不时停下脚步,假装在橱窗前驻足,或者蹲下身子系鞋带,利用一切机会观察身后是否有人跟踪。她的神经始终紧绷着,像一根拉满的弓弦。

街面上似乎一切如常,小贩的叫卖声、黄包车的铃铛声、偶尔驶过的吉普车的轰鸣声,交织成一副混乱却又充满生机的市井图景。但朱枫却能敏锐地察觉到,在这看似平常的氛围下,隐隐流动着一丝不同寻常的紧张。一些街口似乎多了些闲散人员,他们的目光不像是在等活,反而像是在搜寻着什么;远处偶尔传来短促的警笛声,虽然很快消失,却像针一样刺着她的耳膜。

她知道,“海螺”的预警是千真万确的。风暴己经来临,而她,必须在这张搜捕的大网合拢之前,找到那个可以暂时栖身的“岩穴”。

她不敢有丝毫耽搁,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对路线的精准记忆,在迷宫般的街巷中快速穿行。汗水浸湿了她的内衣,小腿因为长时间的快步行走而变得酸胀,但她毫不在意。此刻,她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活下去,隐蔽起来,等待组织的下一步指示,或者等待那个神秘的“海螺”再次伸出援手。

夕阳的余晖开始将建筑物的影子拉长,天色渐渐暗淡下来。朱枫的身影,如同一条融入溪流的鱼,在越来越浓的暮色中,向着城市边缘那片混乱而复杂的棚户区,坚定地游去。她的撤离,是一场与时间、与看不见的对手进行的生死赛跑,而此刻,她刚刚跑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