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研发室里的讨论声终于停了。
陈凡看着工匠们疲惫却坚定的脸,轻声说:“今天大家都累了,回去好好休息。
明天一早,我们就开始建质量把控体系 —— 这是场硬仗,但只要我们一起,就一定能赢。”
工匠们纷纷点头,拖着疲惫的脚步离开。
陈凡和张英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清楚,接下来的路,不会好走。
第二天清晨,阳光刚透过窗户,工坊里就响起了脚步声。
陈凡和张英刚洗漱完,就看到一个伙计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手里攥着几个产品,脸色煞白:“陈公子!
张小姐!
不好了!
有顾客找上门来,说咱们的产品有质量问题!”
陈凡心里 “咯噔” 一下,立刻接过产品 —— 一个锄具的零件松了,轻轻一晃就 “哐当” 响;一个木盆的盆底,竟然漏了个小洞,水还在往下滴。
“人呢?”
陈凡语气凝重。
“在门口呢!
来了十几个,都拿着有问题的产品!”
伙计急得声音都在抖。
陈凡和张英立刻往门口跑。
刚到门口,就听到一阵嘈杂的声音 —— 十几个百姓围在门口,有的举着锄具,有的拿着木盆,脸上满是怒气。
“陈公子!
你给我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一个农夫攥着锄具,手背上青筋暴起,“这锄具我才用了三天,零件就松了!
我昨天锄地的时候,锄刃差点掉下来,砸到我的脚!”
一位妇人撩起围裙,擦了擦眼角,声音带着哭腔:“我买的木盆,装水的时候漏得满地都是!
我婆婆还以为是我打碎的,把我骂了一顿!
你们这不是坑人吗?”
周围的百姓也跟着附和:“就是!
我们信任你们,才买你们的东西,你们怎么能卖残次品!”
陈凡的心像被揪了一下,他快步上前,对着众人深深鞠了一躬,腰弯得极深,青布长衫的下摆垂到地面:“各位乡亲,实在对不住!
是我们工坊的错 —— 赶工的时候没把好质量关,给大家带来了麻烦。
我们一定会负责到底,绝不会让大家吃亏!”
张英也跟着鞠躬:“大家放心,所有有问题的产品,我们都全额退款,或者换新的。
另外,我们会立刻召回所有有问题的批次,彻查原因,保证以后不会再出现这样的事!”
百姓们的情绪稍稍缓和了一些,但还是有人不放心:“你们说的是真的?
不会骗我们吧?”
“绝对不会!”
陈凡语气坚定,“我陈凡在这里保证,只要是陈氏工坊的产品,有质量问题,我们一定负责!
今天在场的乡亲,所有有问题的产品,现在就能换,或者退款!”
说着,陈凡让伙计搬来桌子,拿出钱袋 —— 凡是有问题的产品,要么换新,要么全额退款。
百姓们见他态度诚恳,也渐渐消了气。
一个老汉拿着新锄具,对陈凡说:“陈公子,我们也不是故意来找茬 —— 就是怕花了钱,买不到好东西。
你们能负责,我们就放心了。”
“是我们做得不好。”
陈凡连忙说,“以后我们一定会把好质量关,不让大家失望。”
送走百姓后,陈凡和张英立刻召集工匠,展开调查。
研发室里,气氛严肃得很。
陈凡把有问题的产品放在桌上,沉声道:“大家都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我们不能回避,必须找出根源。”
沉默了片刻,老匠人站起身,语气愧疚:“少爷,是我们的错。
最近订单太多,大家都想快点赶完,所以…… 所以质量检查就松了。
有的零件没测尺寸,有的组装后没试,才出了这样的事。”
一个年轻工匠也低下头:“我…… 我组装的时候,螺丝没拧紧,就打包了。
是我太马虎了。”
陈凡深吸一口气,语气缓和了些:“大家能认识到错误,就好。
但我们要记住,质量是工坊的生命线 —— 没有质量,再高的销量也没用。
从今天起,我们暂停所有生产,全面检查库存产品,召回有问题的批次。
另外,我们一起制定质量把控流程,每一步都不能少。”
张英接着说:“原材料采购,要过三道关 —— 看纹理、测密度、试承重,不合格的坚决不用;生产加工,每个零件都要测尺寸,误差超过半毫米的,重新做;组装后,要试三次,确保没问题才能打包;成品出厂前,还要做一次全面检查。
每一步,都要有专人负责,签字画押。”
工匠们纷纷点头,开始着手检查库存。
陈凡和张英也没闲着,跟着一起翻找库存 —— 有的产品要拆开检查,有的要试性能,两人的手上都沾了不少灰,却没一句怨言。
“这个木盆的盆底有点薄。”
张英拿起一个木盆,指尖敲了敲,“虽然没漏,但也得挑出来,重新加固。”
陈凡点头:“对。
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问题的地方。”
经过三天的努力,所有有问题的产品都被挑了出来,召回通知也贴在了集市和工坊门口。
质量把控流程,也终于制定完成 —— 每一步都写得清清楚楚,还画了流程图,贴在研发室和生产线上。
可陈凡和张英知道,这还不够。
要想让消费者重新信任工坊,还得做更多。
“我们得办一场‘质量说明会’。”
陈凡坐在办公室里,语气坚定,“邀请消费者代表、商家代表,还有城里的乡绅 —— 让他们看看我们的质量把控流程,知道我们是真的在改。”
张英眼睛一亮:“好主意!
我们还可以现场演示检测流程,让大家亲眼看到我们的产品是怎么过关的。”
两人立刻开始准备 —— 写邀请函、布置会场、安排工匠演示。
可他们心里也清楚,这场说明会,只是第一步。
未来的路,还很长。
这天傍晚,陈凡和张英站在工坊门口,望着远处的夕阳。
夕阳的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松木清香。
“会好起来的,对吗?”
张英轻声问。
陈凡握住她的手,指尖用力:“会的。
只要我们一直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就一定会好起来。”
远处的集市传来收摊的吆喝声,工坊里的灯又亮了起来。
陈凡知道,这场质量风波,让他们明白了 “品质” 的重量 —— 往后,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们都不会再丢了这个根。